广州麻疹疫情再起,专家紧急提醒,这几点必须重视!

admin 新闻资讯 2

广州麻疹病例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疾控专家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接种疫苗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手段。

广州麻疹疫情再起,专家紧急提醒,这几点必须重视!

据广州市疾控中心最新通报,2023年开年以来,广州报告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近三成,部分区已出现聚集性疫情,这一数据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州市卫健委已启动重大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01 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病毒的传播与危害

麻疹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患者在发病前3天至皮疹出现后5天具有传染性。

这种病毒性传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高热、咳嗽、流涕和结膜炎,随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后开始向躯干、四肢扩散,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恢复期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

从免疫角度看,麻疹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但感染后通常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曾经感染过麻疹或完成计划免疫接种的人群,一般不会再感染此病。

02 疫情现状:广州麻疹病例为何攀升?

今年1月以来,广州麻疹疫情呈现以下特点:病例主要集中在3-6月龄未完成麻疹疫苗接种的儿童;部分成年人因出国或前往疫情地区后输入性感染;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增加了麻疹传播风险。

广州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全市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比2022年同期上升26.8%,2月下旬达到高峰,3月仍有波动,这种情况在往年春节期间后也时有发生,可能与人口流动、集体生活等因素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全球麻疹监测报告》指出,尽管全球麻疹病例呈下降趋势,但部分地区的防控措施仍面临挑战,广州作为人口流动频繁的大型城市,麻疹防控面临特殊挑战。

03 疫情原因分析:疫苗接种与人口流动的双重影响

疫苗接种率下降是麻疹疫情反弹的重要因素,广州市免疫规划显示,麻疹风疹联合疫苗(MMR)的接种率在过去几年偶有波动。

部分家长因对疫苗安全性存在疑虑,选择推迟或放弃给孩子接种疫苗,疾控专家强调,麻疹疫苗的安全性经得起考验,全程接种的副作用发生率极低。

人口流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加剧,加上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儿童聚集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广州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来人口流入城市,这些特点为麻疹病毒提供了传播的便利条件。

广州市卫健委表示,将加强疫情监测,开展疫情研判,适时调整防控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仍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措施。

04 防控措施:个人防护与群体免疫的结合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手段,广州市已恢复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建议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及时补种疫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安排在8月和15-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对于特殊情况,可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补种方案。

个人防护同样重要,在麻疹高发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早期识别和隔离患者是控制疫情扩散的关键,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确诊患者需在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直至具有传染性为止。

05 专家观点:麻疹防控的长期挑战与应对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麻疹防控是一场持久战,我们既要关注当前疫情,也要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他强调,提高公众对麻疹危害的认识是防控的基础。

陈明表示:“虽然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但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100%有效,因此个人防护措施同样重要。”他建议,易感人群在麻疹高发季节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必要时可考虑临时接种疫苗。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麻疹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教育部门应加强学校晨检制度,医疗机构要提高诊断能力,社区要做好疫情宣传和疫苗接种服务。

广州市已将麻疹防控纳入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全球麻疹病例在过去二十年减少了80%,但全球每年仍有约130万例麻疹相关死亡,在疫苗可预防疾病中,麻疹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疫苗接种率每下降1%,麻疹发病率可上升10%,这提醒我们,每一个未接种疫苗的个体都是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点。

广州市的麻疹防控工作仍在进行中,疾控专家建议,尚未完成麻疹疫苗接种的市民,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应尽快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共同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标签: 广州麻疹最新疫情情况广州麻疹最新疫情情况通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