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4年6月14日),房山区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其中3例确诊病例与昨日相比呈上升趋势,本轮疫情自5月20日首次报告本土病例以来,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涉及多个街道和乡镇,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疫情基本情况
根据房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官方通报,6月13日0时至24时,房山区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新增病例均来自隔离观察人员及重点人群筛查,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公共场所,相关部门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流调溯源、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落实工作。
本轮疫情中,房山区共涉及12个街道和乡镇,其中阎村镇、良乡地区、长阳镇等区域出现的病例数量较多,成为此次疫情的高风险区域,房山区已划定高风险区15个,中风险区28个,低风险区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公布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对房山区新增病例样本进行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前期国内其他地区疫情毒株同源性较低,具有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等特点,防控难度较大。
专家分析认为,该毒株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对既往感染史或接种疫苗人群的防护效果有所削弱,这也是本轮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公众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切不可放松防控意识。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疫情反弹,房山区政府迅速启动乙类甲管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高风险区域实施足不出户、上门核酸采样等严格管控措施,中风险区域实行“人不出、车不跑”政策。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自6月14日起,房山区每日开展两轮全域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加密检测频次,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
强化社会面管控:全区餐馆、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暂停营业,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暂停运营,确需出行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房山区各医疗机构已提升发热门诊服务能力,增加隔离病房数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
开展多轮流调溯源:组建由疾控专家、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等组成的流调队伍,24小时不间断开展流调工作,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阻断传播链条。
专家防控建议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房山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公众需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务必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到“不摘口罩不聚集”。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拥挤扎堆。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常消毒,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减少聚集活动: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内,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接种疫苗加强针: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未完成加强免疫的人员,应尽快前往疫苗接种单位接种,提高自身免疫水平。
社会面情况
据房山区政府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全区社会秩序总体平稳,但仍存在部分市民存在侥幸心理、不遵守防疫规定的情况,对此,公安机关已加大执法力度,对不遵守防疫规定、扰乱防疫秩序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房山区教育局已要求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活动,转为线上教学模式,各高校、职业院校也已发布相关通知,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心理援助服务
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房山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已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热线号码为:010-12320(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未来防控展望
房山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刘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防控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当前房山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居民应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早日迎来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的美好明天!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4年6月14日,具体信息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