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新增病例数持续攀升,多个区域被调整为高风险等级,防控形势愈发严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北京疫情最新情况,并提供科学防疫建议。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日最新通报,当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6例,其中17例有社区传播风险,本轮疫情自10月28日以来已造成3200余人感染,波及16个区,病毒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防控难度极大。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13日发布第28号公告,自2022年11月13日起,将大兴区黄村地区、通州区北关地区、丰台区玉泉营街道等11个区域调整为高风险等级,这是本轮疫情以来北京市第五批风险区域调整。
疫情基本情况
11月13日0-24时,北京市新增确诊病例28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6例,从年龄分布看,30-59岁人员占65%,0-14岁人员占8%,疫情呈现低龄化特点,从区域分布看,大兴区报告病例最多,512例;其次为通州区,308例;丰台区**215例朝阳区**127例;海淀区**113例**。
本轮疫情自10月28日以来,北京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217例,其中确诊病例1023例,无症状感染者2194例,从11月1日以来的每日新增趋势看,11月1日新增12例,11月2日新增23例,11月3日新增45例,11月4日新增68例,11月5日新增89例,11月6日新增112例,11月7日新增138例,11月8日新增165例,11月9日新增198例,11月10日新增225例,11月11日新增256例,11月12日新增287例,11月13日新增313例(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合计)。
病毒传播特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目前尚未发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
从传播链分析,目前已在多个区发现多个传播分支,存在多条传播链并行的情况,部分病例活动轨迹涉及大型批发市场、餐饮场所、写字楼、学校、工厂等,导致疫情在多个区域快速扩散。
防控措施升级
为应对疫情快速上升态势,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
风险区域动态调整:按照“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原则,对风险区域进行动态调整,13日将11个区域调整为高风险等级,同时将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等12个区域调整为中风险等级。
-
强化社会面管控:全市16个区均采取了严格的出入管理措施,非必要不出京,确需出京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宝绿码。
-
加强核酸检测:对高风险区域人员实行每日核酸检测,对中风险区域人员实行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
调整公共场所开放范围:除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超市、便利店、药店,以及从事基本生活物资运输的交通场站和寄递物流企业外,其他公共场所暂停开放。
-
暂停线下聚集性活动:全市KTV、酒吧、棋牌室、剧本杀、按摩店、电影院、演出场所、游泳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体育馆、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暂停营业。
专家防控建议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防控工作面临挑战,专家建议:
-
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广大市民要充分认识疫情形势的复杂性,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
-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等良好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动。
-
配合流调工作:如接到疾控中心流调电话,请务必按要求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如实告知个人活动轨迹。
-
加强疫苗接种: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共同构建免疫屏障。
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轮疫情已对北京市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
交通出行受限: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主要火车站对进京列车采取限流措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进出港航班进行调整。
-
物流保供面临挑战:部分物流园区因疫情封控导致运力下降,影响了生活物资的运输和配送。
-
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部分企业因员工隔离、交通管制等原因导致生产停滞,特别是制造业、服务业等受影响较大。
-
线上购物需求增加: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外卖配送服务压力增大,部分区域出现配送延迟现象。
未来防控展望
北京市政府表示,将采取更加坚决、果断的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加快疫苗接种:加快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应接尽接。
-
强化重点人群管理:加强对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扩充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
加强物资保供:建立稳定的物资供应渠道,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
做好信息发布:及时发布权威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消除恐慌情绪。
写在最后
当前北京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广大市民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共克时艰,让我们携手同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注:本文数据截至11月13日,具体信息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