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封城措施初见成效,市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据官方最新通报,截至2月28日,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1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8例,自3月14日突发疫情以来,西安已实施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第二轮“应检尽检”检测能力提升至每天1000万人份。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落实,新增病例数呈现下降趋势,2月2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3例,较前几日的20多例有所减少,这一积极变化印证了“动态清零”政策的有效性。
01 疫情形势:西安按下暂停键
西安这座13朝古都,在2月初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2月12日,西安市报告首例本土确诊病例,随后病例数呈倍数增长,疫情防控形势迅速升级。
短短两周内,西安从一座繁华都市变成一座“静默”之城,全城实行严格管控,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和疫情防控之外,所有非必要经营性场所暂时关闭。
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和未央区,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溯源工作带来挑战。
官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调动全市资源投入抗疫,机场、火车站等交通站点实施严格管控,除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车辆外,其他车辆暂停运行。
02 防控措施:多管齐下阻断传播
面对疫情,西安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封控管理方面,根据疫情风险等级,西安将全市划分为高、中、低三区,实施差异化管理。
高风险地区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中风险地区实行“足不出小区、错时下楼”;低风险地区实行“非必要不出市”。
核酸检测是阻断传播的关键一环,自3月14日起,西安已开展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第二轮检测中,检测能力提升至每天1000万人份,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西安市还大力推广“核酸码”应用,通过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渠道,方便市民预约检测、查询结果,截至2月28日,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200万人次。
流调溯源方面,西安组建了由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分析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铁三角”工作模式,实现病例发现、流调溯源、风险评估和精准防控的高效协同。
03 市民生活:挑战与希望并存
封控措施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挑战,物资保供成为重中之重,西安市商务局等部门迅速建立“保供稳价”工作机制,组织本地商超、批发市场加大货源组织力度。
大型商超、生鲜便利店、电商平台等24小时营业,保障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社区志愿者、物业人员也成为物资配送的重要力量。
物价波动成为市民关注焦点,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价格巡查检查,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据监测,西安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稳定。
心理援助同样不容忽视,在封控期间,西安市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许多社区、社会组织也自发开展心理关爱活动。
04 未来展望:曙光已在望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发力,西安疫情呈现积极变化,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社区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这为下一步精准防控、逐步解封奠定基础。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阶段仍需保持警惕,不能放松防控要求,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特效药物的应用,重症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为疫情防控创造有利条件。
“动态清零”政策在西安得到成功实践,这一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夜幕降临,西安城内万家灯火,透过紧闭的门窗,依然能感受到这座古都人民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用坚守编织成守护市民健康的防护网。
病毒终将被战胜,黎明终将到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西安人民与白衣天使们共同书写的抗疫答卷,正在向全国人民和世界见证。
正如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希望已在疫情的阴霾中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