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近期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特点,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增加,防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疫情数据更新
据北京市卫健委最新通报,1月10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2例,其中确诊病例中轻型占68%,普通型占24%,重型占4%,无危重病例,新增病例中,朝阳区、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成为疫情高发区域。
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60%,其中学生和年轻工作者成为疫情传播的主要群体,这与近期学校陆续放假、企业远程办公比例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
疫情特点分析
与前期疫情相比,本轮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传播速度快:病毒传播代际时间缩短至3-4天,社区传播范围扩大。
-
毒力相对较低:目前毒力较强的变异株占比较少,重症率和死亡率较低。
-
隐匿性强:部分病例无明显症状,增加了发现难度。
-
聚集性特征明显:多个病例与学校、写字楼、餐饮场所等有关联。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疫情高发的朝阳、海淀等区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
强化社会面管控:倡导非必要不出京,减少人员流动。
-
加强疫苗接种:加快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专家防控建议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公众: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必须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配合防控措施:主动配合测温、扫码、查验核酸等防控措施。
-
关注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
专家预测,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将进一步增加,预计未来一周北京市日新增确诊病例可能继续处于高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北京市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努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广大市民应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