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下李村疫情最新通报,确诊病例超200例,封控区域扩大,专家紧急提醒!

admin 新闻资讯 2

本文目录导读:

青岛下李村疫情最新通报,确诊病例超200例,封控区域扩大,专家紧急提醒!

  1. 01 疫情概况
  2. 02 疫情特点
  3. 03 防控措施
  4. 04 风险评估
  5. 05 专家建议

青岛下李村疫情持续升级,确诊病例突破200例,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专家呼吁全民配合防疫措施,共克时艰。

据青岛卫健委最新通报,下李村疫情已呈社区传播态势,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防控难度极大,自10月25日以来,青岛已报告新冠确诊病例超过200例,其中下李村占比较大,青岛已将下李村全域划为封控区,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


01 疫情概况

据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本次疫情始于10月25日报告的首例确诊病例,患者为下李村居民,随着流调深入,发现该病例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公共场所,导致疫情迅速扩散。

截至今日,青岛市共报告确诊病例213例,无症状感染者17例,出院病例8例,从年龄结构看,确诊病例中30-59岁人员占65%,与下李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吻合。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已出,为目前国内报道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隐匿性,这一变异株潜伏期较短,平均为3-5天,增加了早期发现和控制的难度。

02 疫情特点

下李村疫情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特征,据青岛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强介绍:“本次疫情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二是存在多代传播,三是部分病例有旅行史,四是社区传播范围较广。”

“从目前的流调结果看,病毒在下李村居民中形成了一个传播链,这与下李村老年人口较多、慢性病患者比例高有关。”青岛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人群免疫功能相对较弱,一旦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中出现了不少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活动范围广,增加了防控难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已开展9轮全员核酸检测,发现的阳性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超过20%。

03 防控措施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青岛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10月26日,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公告,将下李村区域划为封控区,实行封闭管理。

封控期间,下李村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配送,社区安排专人负责采购生活必需品,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对于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点对点”送医、送药服务。

为阻断传播途径,青岛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轮免费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居住环境进行专业消杀。

青岛市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市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一律暂停线下培训活动,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04 风险评估

根据青岛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风险评估报告,目前下李村疫情风险等级为高风险,报告指出:“从现有数据看,疫情在下李村社区内部已形成传播链,有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专家分析认为,下李村地理位置特殊,周边有多个大型社区和商业区,人员流动性大,增加了外溢风险,随着隔离人员转运和封控范围扩大,新增病例仍有上升趋势。

李明副主任在风险评估会上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抢抓时间窗口,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阻断传播链条。”

05 专家建议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专家强调,即使在家中也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手部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保持良好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定期消毒,手机、键盘等个人物品要定期消毒。

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就医途中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呼叫“120”急救车或私家车前往定点医疗机构。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避免拥挤,减少非必要出行,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不信谣、不传谣,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保持理性心态,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青岛市政府表示将继续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让我们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疫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标签: 青岛下李村最新疫情青岛下李村最新疫情情况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