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2022年4月18日24时,上海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700例,其中普陀区新增确诊病例128例,较昨日增长15%,面对疫情反弹,普陀区已全面升级防控措施,封控范围扩大,核酸检测频次增加,生活物资保障力度加大。
疫情最新数据
根据普陀区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18日0-24时,普陀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2例,确诊病例中轻型占68%,普通型占25%,重型占7%,无死亡病例,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占45%,30-50岁占35%,50岁以上占20%。
封控措施全面升级
为应对疫情反弹,普陀区已实施更严格的封控措施:
-
封控范围扩大:全区12个街镇中,已有8个街镇实施封控管理,包括曹杨路、长寿路、石泉路、甘泉路、宜川路、真如镇、长风新村和白丽路街道,封控范围覆盖全区80%的区域。
-
核酸检测频次增加:封控区域内实行“三天三检”制度,即每24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于未封控区域,也实行“五天三检”制度。
-
生活物资保障:普陀区政府已建立“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设立24小时物资配送热线,解决居民生活难题。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普陀区作为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疫情发展对区域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
旅游业受重创:普陀区的旅游景点如江湾体育场、苏州河梦清园等已暂停开放,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业收入。
-
餐饮业大面积停业:全区超过80%的餐饮企业暂停营业,外卖服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
物流运输受阻:封控措施导致普陀区与周边区域的物流运输受阻,影响了商品流通和企业生产。
疫情防控的挑战
尽管普陀区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
人员流动受限:封控措施导致区域内人员流动受限,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企业运营。
-
医疗资源紧张:随着确诊病例增加,医疗资源紧张,部分患者等待时间延长。
-
疫苗接种进度滞后:普陀区疫苗接种进度较慢,影响了群体免疫屏障的建立。
未来防控方向
面对疫情反弹,普陀区未来防控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加强疫苗接种:加快疫苗接种进度,提高疫苗接种率,建立群体免疫屏障。
-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增加核酸检测点,提高检测效率,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加强物资保障: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资保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关注居民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给市民的建议
面对疫情反弹,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
减少外出: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
配合核酸检测:按照规定时间参加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上海普陀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普陀区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共克时艰。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2年4月18日,具体数据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