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宁波霞浦疫情再升级,12例新增病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病毒传播路径?专家紧急解读最新防控形势,公众该如何科学应对?
据宁波卫健委最新通报,10月23日0-24时,宁波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本土病例11例,境外输入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其中本土2例,境外输入1例。
确诊病例中,镇海区报告10例,海曙区报告1例,江北区报告1例,这些新增病例均与前期的聚集性疫情相关联,主要为此前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轮疫情始于10月17日报告的首例确诊病例,主要通过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传播,目前已波及宁波三个区县,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目前国内传播力较强的变异株。
专家分析: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从目前的疫情发展态势来看,宁波霞浦地区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浙江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培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新增病例数有所上升,但病例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传播链相对清晰。”
王培安表示,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隐匿传播风险和防范疫情外溢,他建议,广大群众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的良好习惯,非必要不出行,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防控措施升级:区域协防联防
面对疫情反弹,宁波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防控工作,10月22日晚,宁波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防控措施:
- 实施重点区域管控,对相关区域实行交通管制
- 加强重点人群筛查,扩大核酸检测覆盖面
- 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 加强重点场所消毒,严格控制人员聚集
“我们已经建立了跨区域协防联防机制,与周边城市密切协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宁波市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建议:科学应对,避免恐慌
“公众不必恐慌,但不能松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连线表示,“面对疫情,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科学应对,我们要相信政府的防控能力,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钟南山特别强调,当前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在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活动
- 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疫情下的生活:宁波市民积极响应
疫情来袭,宁波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配合各项防控措施,24小时核酸检测点前排起长队,社区志愿者忙碌在各个角落,线上购物平台订单量激增。
“虽然生活有些不便,但为了大家的安全,这些都是必要的。”家住海曙区的张女士表示,“我们都要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未来防控重点:外防输入,内强能力
随着天气转凉,人员流动增加,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宁波市防控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监测预警
- 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确保应检尽检
-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
-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响应速度
“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做到科学精准防控,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宁波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市长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