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特性:德尔塔毒株仍占主导,传播力更强
重庆本轮疫情主要由德尔塔变异株引起,与早期的新冠病毒相比,德尔塔毒株的传播速度更快,潜伏期更短,病毒载量更高,且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德尔塔毒株的这些特性,使得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
据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德尔塔毒株的传染性是原始毒株的数百倍,感染者在发病前的潜伏期即可具有传染性,甚至在无症状感染阶段也能传播病毒,这使得传统的接触追踪和隔离措施面临更大困难。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并存
根据重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报,本轮疫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是德尔塔毒株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释放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研究表明,飞沫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因此保持社交距离(至少1米以上)至关重要。
气溶胶传播
在特定条件下,德尔塔毒株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在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内,长时间暴露于感染者周围,可能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这一点在重庆的一些老旧小区、公共交通工具、商场等场所尤为需要注意。
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也是德尔塔毒株的重要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电梯按钮、门把手、手机等)传播,勤洗手、避免触摸面部、使用消毒液清洁常用物品,都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疫情现状:传播链条仍未完全切断
重庆的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传播链条仍未完全切断,据重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部分病例的感染源头尚不明确,存在社区传播风险,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户外活动增多,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专家提醒,尽管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但德尔塔毒株对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仍具有较强威胁,接种疫苗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防控措施:科学防护,切断传播链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重庆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
- 加强重点场所管控:对疫情高风险区域实行封闭管理,限制人员流动。
- 推广“渝康码”扫码通行:通过健康码查验,减少人员接触。
- 加强核酸检测: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进行定期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 加强疫苗接种: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针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专家建议:个人防护不能松懈
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尽管疫情形势有所缓解,但德尔塔毒株的高传染性仍不容忽视,专家建议公众: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 勤洗手、勤消毒: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食物充分加热,餐具定期消毒。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重庆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多样,防控任务艰巨,只有政府、医疗机构、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让我们继续发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科学防控,积极应对,早日战胜疫情!
声明:本文数据和信息均来自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市疾控中心等官方渠道,如有变动,请以最新通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