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通报,截至4月18日24时,北京地区新增确诊病例降至个位数,连续多日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一数据背后,是北京市政府和广大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标志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疫情数据:新增病例持续下降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4月18日0时至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4月1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4月16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从数据来看,北京地区新增病例数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5日北京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全市上下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
-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 全面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确保不漏一人
-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核酸检测
- 严格落实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
- 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北京地区疫情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防控措施:多措并举筑牢防线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流调溯源工作高效开展 北京市疾控部门迅速行动,对确诊病例开展流调溯源工作,截至4月18日,已完成对所有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共判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数千人,并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升 北京市核酸检测能力已提升至每日150万管,能够满足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需求,在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次、全覆盖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户。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 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截至4月17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000万剂次,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为构筑群体免疫屏障奠定了基础。
社会面管控措施得当 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社会面管控措施,包括:
- 严格控制公共场所人员数量
-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管理
- 限制聚集性活动
- 加强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链条。
风险提示: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北京地区新增病例数量持续下降,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仍需保持警惕,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
- 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
- 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 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北京市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北京地区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这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继续保持警惕,坚持科学防疫,共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贡献力量。
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不懈努力!